解读百家姓张姓。走进白泉镇平湖社区的张氏始祖宗祠。张姓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张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位列第24位。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,共有8750.2万人,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.83%。
在白泉镇平湖社区,有一个“昔日潮面潮见面,今日潮面潮不见”的小村庄———潮面村。村中央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祠堂———张氏“百忍堂”。
历经沧桑的祠堂
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,潮面张氏始祖志显太公从慈溪洪家畈宅前张村(今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)迁居到潮面村。此后的300余年间,“张氏聚族居于兹,团团瓦屋鱼鳞遍;中建宗祠安先灵,子子孙孙称庆衍。”至2008年,潮面张氏已经出现第14世孙,族人超过1100人。
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前后,士字辈祖先(潮面张氏第3代)始建祠堂。宗祠坐西南,朝东北,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,分墙门、一进、二进、三进、正堂共五进,穿堂三弄六根,雨天不用打伞可沿着廊檐直至正堂。
正堂比穿堂高大,屋为单檐硬山顶,门上挂着“百忍堂”匾额,前排为“曼”字花格门共六扇,堂内正上方悬挂“橘井流芳”匾。解放初,祠堂一度被解放军借用,后来又一直作为农业合作社和生产队的库房,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,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祠堂才复原归还给张氏族人,而“百忍堂”和“橘井流芳”两匾却不知去向。宗祠也因经过200多年的岁月流逝,风雨侵袭,渗漏破损严重。
l985年,族人出资出力,对祠堂进行首次维修。2001年,又由数位族人自发出资,将堂前三块泥土道地改建为水泥道地。2006年春,在族长太公的倡议主持下,290多户族人户户出资不等,筹款近l3万元,对祠堂进行第3次修建。历经半年的扩修、装饰,张氏宗祠旧貌换新颜,其中正堂由一间扩建为3间(原正堂东首2间民宅因主人迁居外地,族人就把此屋买下改建成祠堂),新制“张宗祠”、“百忍堂”、“橘井流芳”3块匾额。
潮面张氏宗祠建在民宅中间,无论是正堂还是穿堂都与族人民居相连。当初,这些宅子里住着“士”字辈东四房、西四房八房族人。后来,随着历史的变迁,人口的变化,住宅的主人也有一些更换,但万变不离其宗,住的仍然都是张氏后人,最多时达20多户人家,l00多口人。
那时,由于人多屋少,族人们都把饭桌放到穿堂内,每间穿堂摆放着四五张桌子,一到用餐时间,穿堂内饭菜飘香,人声喧哗,热闹非凡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宅子里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一辈,陆续离开世居之地外出创业谋生,这儿就逐渐显得冷清起来。如今,在这古老的旧宅里,只居住着十多位老人了。但他们并不感到寂寞,因为他们为能够有幸陪伴着来此开天辟地的祖先们的神位,守护着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宗祠而感到自豪。
两块匾额的故事
据传,宗祠堂号“百忍堂”源于唐朝忍孝治家的贤人张公艺。张公艺住山东寿张县(1964年撤销,并入山东阳谷县和河南范县)张家庄,年轻时在黄河畔救过避祸受伤的李世民。到张公艺持家时,家族已人丁兴旺,但千余人却同居一宅院,同食一锅饭,和睦相处,无龃龉之声,且家业发达,“九代不分张公艺”成为民间盛传佳话。公元665年,唐高宗李治泰山封禅而回,路经张家庄,特意进庄看望年已88岁高龄的张公艺,问张和睦相处九世同堂的治家之法,张写了一百个“忍”字:父子不忍失慈孝,兄弟不忍外人欺,妯娌不忍闹分居,婆媳不忍失孝心……书写间,忽有一幼童从门槛外爬入内堂,张即口称“小叔”,起身相迎。见此情景,高宗备受感动,敬佩张不失礼节,不乱族规。即封张公艺为醉乡侯,并亲书“百忍义门”。张公艺死后,后人修建“百忍堂”以纪念。后来,张氏各族常以“百忍”为宗祠堂号,潮面张氏也不例外。
而“橘井流芳”匾据宗谱记载为: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),定海知县庄纶渭之母久病不愈,遍求名医,闻士杰公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遂上门请他为母治病。经士杰公数月精心治疗,知县母得以康复。知县感恩亲赐金字匾额“橘井流芳”。后士杰公医术更加精益求精,热情为海岛百姓治病,名声远扬,成为浙江省名医,与金华朱丹溪齐名。后人将此匾挂于宗祠正堂内。
民国间白泉柯梅王士珣曾填写《观张公士杰医匾》诗词一首:“世人诩诩谈忠孝,又言节义关风教,例他小道桧无讥,往往卑之付一笑。不知小善亦成名,但恐未能臻厥妙,果守其业而专精,一技一艺也荣耀。我观张家士杰公,衣绍丹溪学精通,峨峨一匾悬堂上,橘井流芳誉望崇。旁镌小字今漫灭,传闻邑侯锡医宗,寄言后世继承者,莫任剥落高堂中。”
星转斗移,岁月变迁。如今岁月的苔藓已爬上宗祠古老的山墙,瓦楞间的野草在秋风中摇曳,虽然刚经过修茸,斑驳的门面添了亮色,但仍然掩饰不了它历经沧桑的痕迹,而新镌刻在第四进穿堂墙上的“传世族规家训”,却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合上了拍,“和睦宗族邻里,实行诚信道义;孝顺父母长辈,讲究善良正直;重视教育学习,务必勤劳节俭;弘扬百忍遗风,努力发家创业”。